【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抱怨中国市场却是美方错误,张忠谋指责大陆市场迫使台积电放弃

美国迅速重启半导体的决心日益坚定。

在推出晶圆法案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改善其在晶圆厂市场上的地位。如果说美国通过晶圆法案打响了"第一枪",那么对半导体发展施加限制的欧洲大陆盟国则应该打响"第二枪"。

在这一领域,台积电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据报道,台积电宣布美国芯片厂搬迁仪式后,美国方面公开表示:美国芯片制造技术又回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半导体对台积电的心思昭然若揭,刘德音、张忠谋等人对于此举不存在将技术剔除的顾虑。

刘德音表示:赴美建厂是出于市场客户的需求,未来会考虑继续建设更多迭代晶圆技术的工厂。张忠谋说:去美国建厂不是合理的选择,但美国的芯片补贴台积电还是很愿意拿的。甚至双方还一度表示:谁拿下台积电,那么就会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中断。

外界对两人的言论有些恨铁不成钢,也不置可否,毕竟美国芯片法案一开始的理由可能就是--摆脱美国公司在供应链上对台积电的依赖等等。不过,即便如此,刘德音和张忠谋对于赴美建厂一事似乎还是达成了某种协议,不仅如此,张忠谋还对美国芯片"拉拢"限制的事情明示认可。

在继续依赖美国市场订单的情况下,他们不怕自己的尖端技术被别人抢走,也不怕去美国建厂,一步步走到被人抢走的地步吗?

或许张忠谋和刘德音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在张忠谋激进的声音中:是大陆市场导致了美国半导体放弃台积电。据报道,张忠谋在美国晶圆法案推出后的"拉拢"举措中表示不同意,因为在老美的供应链是从中国大陆市场转移到他们之间的所谓信任之地,并不包括位于该地区的台积电,所以台积电自然也被排除在外。

言下之意,如果不是大陆市场与台积电之间的联系,美国半导体公司或许不会放弃台积电这个可塑性供应链。

不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减轻美国对台积电的负担等,把责任推给中国市场,不甘心被美国半导体订单抛弃。现在,我们总算明白张忠谋为什么不担心自己的尖端技术被抢走,或者说更担心送上门的技术还没人要了。

张忠谋会有这种想法并不稀奇,在过去的半导体发展史上,张忠谋致力于在资本市场上获利,而台积电由于不能随意向华为出货,客户群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来自美国公司的订单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据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台积电登陆美国芯片厂,以及美国企业不断交付订单的情况下,台积电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大。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市场份额达到90%的时候,台积电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如果台积电开放全球晶圆厂布局,甚至将南京28纳米扩产计划重新包装成台积电未来面对美国市场困境寻找的退路,那么我们的台积电也就很渺小了。很难下定义的话,与其说台积电将此与美国半导体"博弈"作为底牌更为贴切。

因为大多数台积电都在向28nm扩充,而这一领域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尤为重要,能够把中芯国际拖到另一面是一种很好的"演绎"。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情况,在大布局趋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芯国际根本没有反应。

当张忠谋说不扩产28纳米时,中芯国际听不进去;后来台积电又传出价格优惠,中芯国际站出来说不会跟随市场定价策略;台积电发射"烟雾弹",大陆市场对台积电不重要,中芯国际也不在乎,心里只是坚持要满足大陆市场!芯片是需要满足大陆市场需求的。

今天的中芯国际,正如梁孟松所说,脚踏实地,深耕自己的领域,不管台积电在外界是行业巨头,有各种观点,中芯国际依然不为所动。所以我个人认为,台积电解决不了中芯国际,解决的将是整个大陆市场,所以有一句话--"是大陆市场,导致了台积电的放弃"。

在半导体发展方面,我们不会放弃台积电的作用,该公司所在的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等公司是我们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支柱。但是,如果他非要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地落入陷阱,大多数民族芯片公司恐怕不会给他重新夺回大陆市场份额的机会。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